打造低碳科普長廊、安裝太陽能路燈、安裝家用節水閥、推行垃圾分類……近年來,城區上站街道小陽泉北社區響應國家低碳號召,積極打造低碳社區,從細節處發力,用實際行動詮釋綠色低碳理念。
小陽泉北社區地處南大街北側,轄區面積0.17平方公里,總人口近7000人,駐區單位10個,沿街門店近100個。談到如何打造低碳社區,小陽泉北社區黨委書記、居委會主任康玲蔚說:“我們這里有不少節能降碳的‘秘密武器’呢?!?/p>
在小陽泉北社區辦公樓門前,每天晚上路燈會準時亮起。不同于普通的電燈,這里安裝的是光電互補型路燈??盗嵛到榻B,這種光電互補型路燈由太陽能電池、蓄電池、控制器、光源及燈桿等部分組成。在白天,太陽能電池產生電能,存儲于蓄電池中;天黑時,智能控制器開啟,蓄電池放電至電源,路燈開始工作。安裝光電互補型路燈不僅能節約用電,還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,在滿足亮化需求的同時,兼顧良好的社會效益。
離社區辦公樓不遠的金地花園小區、蘊園小區、盛澤園小區等,也有自己的“秘密武器”——外墻保溫層。這些小區的樓房建設較早,沒有保溫層,冬季保溫效果差。能效提升工程開展以來,施工隊伍在墻體表面噴涂氣凝膠,保暖又防火。
溫婷婷是居住在小陽泉北社區的居民,為了積極打造低碳社區,她從網上購買了節水閥。在溫婷婷家里,記者看到她在馬桶的沖水裝置上加裝節水增壓閥,使沖水形式由原來的只沖水改為沖水加氣的形式,不僅能增加沖水水壓,讓沖洗效果更好,還能節約用水,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。
華通農貿市場是小陽泉北社區的沿街門店之一。近年來,這里推廣使用環保布袋,既方便居民買菜購物,又切實減少不可降解塑料垃圾的產生和對環境的污染。
低碳社區的打造,除了需要節能降碳的“秘密武器”,還需要社區加大宣傳力度,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。社區定期開展“低碳環保、綠色生活”宣傳活動,由社區志愿者向居民講解日常生活中的低碳常識、環保小竅門、居家生活中的節能妙招等,倡導大家從“節約一滴水、節約一張紙、節約一滴油”等這些身邊的小事做起,樹立低碳環保、節能減排的意識。同時,社區還建起了長100米的科普文化宣傳長廊,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,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、節約用電、廢物循環利用等小知識,引導大家共建美麗、綠色、低碳社區。
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碳排放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。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的達成是一個系統性工程,不能只靠政府,更需要全社會動員起來,讓節能減排理念深入人心,讓綠色低碳成為共識?!鄙鐓^居民李俊香說,“比如,我們可以自備餐盒、手提袋,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;隨手關燈,讓節約用電成為習慣;多乘坐公交車,真正做到綠色出行,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,為碳達峰、碳中和作貢獻?!保◤埲獤|)